你好,欢迎来到民企参军网!

文: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态势分析丨军民融合

2018.11.26

来源:军购资讯

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对全行业向高质、高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物流领域推进军民融发展合意义重大

军民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思想和新举措,物流领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构建军民融合式物流保障体系关乎军队后勤建设全面现代化的进程和效益,事关全面协调推进国防建设和社会经济同步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军民融合式物流保障可以使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一体发展,进一步提升军队与地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益和配置水平,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幅度提高国家应急备战效率和军队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响应国防动员,备战平战转换的需要

由于现代战争节奏显著加快,时间明显缩短,战略物资消耗急剧增大,使平战转换速度成为影响战争结局的关键,因而肩负物资供给的军事物流就必须做到应急反应快、启动速度快、部署转换快。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有利于军事物流系统和地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内加强合作,保证平战转换的顺利实施。军事物流平时加强对地方物流的引导,确保地方物流战时能用、好用、管用;地方物流平时通过参与军事物流活动,快速响应国防动员,根据模拟演练,更加贴近实战要求;通过明确不同战争情况下军事物流军民融合的流程,采取行动的级别要求,开展工作的程序等,确保顺利进行平战转换、提升战斗力。

(二) 是补齐军队后勤保障短板的需要

当前,在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我国的军队物流体系建设基本是立足本土保障,立足原有的指挥管理系统,大体是条块分割的。二是随着军队战训样式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拓展,原有后勤物资保障模式已难以满足军队大跨度机动、非战争应急行动等日益灵活的战训需求。三是随着我军军队体制改革,非作战部队编制规模不断压减,物资保障中仓储、运输、分拣、配送等环节“人少事多”矛盾日益凸显,尤其面对信息化战争等新的作战模式对军队后勤保障的时效性、准确性、复杂性高要求,“人少事多”日益成为军队后勤保障的短板弱项。因此需要立足我军实际,借鉴外军军事物流中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通过军民融合发展的途径,逐步补齐军队物流保障体系的短板弱项,实现强军目标。

(三)是提高现代物流运行质量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军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自成体系的物流系统,近年来,地方物流体系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推动下也已逐步完善。然而当前这两套系统融合度并不高,造成了自成体系、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等问题。而军民融合发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因为通过军民融合发展,能够有效释放军队现有的部分资源,如把军队在后勤保障体系中一些成熟的模式经验等应用于民用物流领域,将极大提高社会整体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助推社会物流体系向高质量发展。

二、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物流领域军民融合,主要是指军事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在标准体系、相关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互融合。长期以来,我国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各成体系,鲜少交叉。尽管近两年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探索比较活跃,但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更多体现为民企参与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初始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营物流运输企业参与军队后勤物流体系建设

2017年10月23日,空军后勤部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顺丰集团、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德邦物流、京东物流等5家地方物流公司签署《空军后勤物流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成系统、整建制、全覆盖”推进后勤物流军民融合。协议显示,未来5年,军地双方将在运输配送、仓储管理、物资采购、信息融合、科研创新、力量建设、拥军服务、配套支撑八个方面23个项目展开深入合作。2017年10月31日,由济南军区联勤部队正式招标,包括圆通速递在内的五家企业中标进入联勤保障部队的军民融合服务目录。2018年1月22日,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与顺丰联合开通成都至拉萨航空物流货运航线,旨在加强军民优势互补,探索驻高原部队物资快速有效进出藏投送手段。该航班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军队预留货舱容量,使部队进出藏物资得到常态化航空运输保障。

(二)军地物流设施设备共享

近年来军地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设施设备的共享共用,解决了军队装备物资运输问题。近期比较典型的就是顺丰在鄂州建的货运机场,建设规划过程中,就贯彻了军民融合的需求,设计场地设施军民融合建设17项,保障力量融合建设9项。位于鄂州的顺丰国际货运机场,作为全国首家民营货运空港集散中心,该工程从申报立项之初就被列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成为贯彻国防需求规划建设交通工程的实例。顺丰国际货运机场落户鄂州,是对军队基地化航空战略投送力量的极大补充。2015年7月初,为加速机场项目建设,鄂州市委成立了5个专门工作部门,军民融合就是其中之一。该部门由军分区参谋长牵头,军地双方共同选派人员,专门负责军民融合试点有关项目建设与部队有关方面的联系协调工作。

(三)依托地方代储战备物资

2006年开始我军试点物资依托企业的代储模式,首先把原来由军队储备的药材和物资放在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储备和轮换,2008年开始在全军推开。到目前为止,我军所有储备物资基本上都有使用社会化储备方式。2013年,战备物资储备方式深化改革,在依托企业代储的基础上,增加了合同储备和生产能储备,当前新储战备物资有很大比例采用了社会化保障方式。

三、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瓶颈与机遇

目前我国物流领域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有不少瓶颈,也有一些机遇。

(一)制约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瓶颈

1.缺乏有效组织及法治体制机制。目前,我国尚未颁布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相关法规制度,也未能建立军民融合管理机构,缺乏管理机制和有效组织。由于欠缺重要的法律依据,导致战时(应急)物流动员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缺乏统一的战时军事物流指挥体系和最高决策领导机构,不利于确定总体战略和实施方案,无法将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进行有效衔接,形成完整的智慧体系,无法对战时军地物流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供应。

2017年颁布实施的《国防交通法》,虽然通篇贯彻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突出了市场导向、政策支持、利益引导、责权利统一等工作机制,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制度尚未建立,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很多工作还只能依靠一事一协调的办法来开展,这些是制约军民融合发展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重大障碍。

2.尚未建立起军民融合体系化推进制度。由于当前我国物流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化建设制度,在供应商选择标准、融合模式、招投标流程、信息发布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标准体系,导致缺乏进一步推进融合的可实施路径,迫切需要完善形成物流领域军民融合的体系化推进建设制度。

3.物流信息难以有效衔接。当前我军已经建立了军事物流信息网络,大多数物资站库已建成了局域网,初步实现了物资收发、统计报表等信息化。但从全局角度看,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部门分割的状况,没有实现全军物流系统的互联互通。与地方物流系统相比,当前军事物流领域还未能全面实现物资资源、物流需求、物流过程以及物流控制的可视化目标。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之间,更是缺乏信息交互平台,无法进行信息共享,加上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相互兼容性不同,无法进行有效衔接,严重阻碍了军地物流信息融合发展。

4.保密制度制约军民融合发展。军事物流,传统意义上是与安全、保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度的神秘性,军事物流很少或者根本不愿向地方物流系统开放,当前现状是军事物资大多还是依托军方或者由承制单位保障。地方物流技术手段先进,运营能力富足,有意参与国防建设,扩大业务范围,融入军事物流,却被保密制度阻隔在外。

5.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是推进军地物流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也要精通专业的物流知识,既能掌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又要懂得管理的“多面手”。目前,我军从事军事物流方面的人才不足,专业性、复合性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地方物流人才济济,但是由于缺乏军事理论相关知识,欠缺对武器装备等特殊物资的保障经验,难以对接军事物流活动。物流领域缺乏专业人才驱动转化力,势必严重阻碍军民融合发展进程。

(二)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机遇

2017年9月,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后勤在仓储、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优势,更好服务于人民和社会。根据会议精神,我们认为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迎来两个重要机遇。

一是新一轮的军队改革将释放更多的仓储资源。随着新一轮军队改革的推进,大量的军队仓储资源将得到释放,未来仓储物流将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对于地方物流企业而言,虽然目前一些龙头物流企业在全国各地建有大量的仓储资源,但就规模及数量而言,还远远无法与军队的仓储资源相比。因此,通过深度军民融合模式、充分利用军队释放的仓储资源、共同提升物流产业的运行效率是当前面临的一个发展机遇。

二是军队所需物资运输需求庞大。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将经历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按照我军规模,保守估计全军一年的物资运输需求要在千万吨级,军队所需物资运输需求量庞大。因此,随着未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推进,军事物流中蕴藏的待开发的发展机遇不可小视。

四、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措施建议

我们迎来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良机,为确保物流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强大的法律支撑,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法规制度,细化法规标准,明确责任义务、职责分工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增强执行性,提高地方物流参与军事物流的开放度。一是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的配套实施细则,明确国防交通的主管机构,并进行物流领域军民融合推进的系统性规划;二是修改并完善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增加地方物流战争动员奖励及补偿机制,通过对参与军事物流的企业予以政策优势等,鼓励地方物流积极参与军事物流。三是制定详实的战时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预案,引导地方物流积极参与演习演练,在实践中逐步修订完善预案,使其在战时环境中更加实用、管用。

(二)拓宽物流融合范围

军事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设施设备及技术的通用性,是开展军民融合的基础,也是拓宽融合范围的重要保证。一是通过对军地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登册统计,以及对机场、码头、港口、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兼顾,实现物流系统设备民用与军需一体,平时与战时衔接,经济与备战兼容。二是军方可主动与地方物流对接,适时把一般的通用设备及维修配件等非军事专用性器材物资交由地方物流企业承担,或者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考虑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扩大物流融合规模和深度,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军事物流则可以将更多重点放在对军事专用物资研究、训练及演习,稳步提升保障能力,三是对于备品备件,可借鉴美军供应商伴随保障模式,由供应商将装备直接配送至所需部队,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军事效益。

(三)完善物流信息交互平台

构建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发展信息平台,有效解决军方内部、军地物流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满足未来战争对物资全过程可视化的需要。一是建立军地一体的物流网络,包括信息网络、配送网络、采购筹措网络等,实现网内和网间、信息和实物的有序流动,提高保障能力,降低保障成本。二是统一物流编码与信息标准,建立共享的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激光自动输入与查询、无线电频谱自动识别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先进技术,对物资所有环节实施动态监控,从而实现资产可视化目标,促进军地双向技术交流,推动军地物流装备、技术兼容。三是制定保密措施,根据信息涉密程度的划分,设置不同访问权限,确保信息互通、信息安全。

(四)建立军民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

当前,军地物流系统专业之间物资编码标准、设施设备标准均不统一,从而大大降低了军地物流的转换效率,增加了转化成本,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军地一体的物流标准。物流标准主要包括物资编码标准、专业术语标准、物流的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箱标准、托盘标准等。同时,要构建军地一体、结构严谨、指挥快捷的物流网络。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物资保障方式将发生巨大变革,它不再是单纯的线性保障、平面保障或主要依靠军队自身的后勤力量实施保障,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构建全国的保障网络,以实现将整个国家、全社会的人力、财力、物力快速聚集起来,物资保障网络以信息网络、配送网络、采购筹措网络等为基础,实现网内和网间、信息和实物的有序流动,提高保障能力建设。

(五)建立新形势下军民融合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军队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可用资源,从实物、技术、合同、经费等多种方式入手,探索军队、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军民一体化”物资储备体系。将军民通用物资进行分类,根据各类物资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调整实物储备和非实物储备的比例结构。对生产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补充可靠性差等的通用物资,可加大实物储备比例。对可通过突击生产,原料、配件来源比较广泛、社会生产能力强的物资,可在适当保留实物储存比例的基础上,考虑以技术储备为主。对市场易于筹措,社会动员潜力巨大、供应补充可靠性比较高的通用性物资,可适当采取货币形式储备。其次,可积极探索实物储备与非实物储备转换机制。在市场发达地区少进行实物储备,多进行非实物储备。市场欠发达地区多进行实物储备,少进行非实物储备。对进行非实物储备物资的企业,军队可通过签订合同,对企业进行补贴等多种经济形式和行政手段,确保一旦开展军事行动,即可按时限获得所需物资。

(六)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军用领域

在军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传统的物流企业在军用领域的探索同样适用于无人机应用。大型无人机可实现海岛等远距离供给,支持我国边防建设,偏远地区的军民融合项目及哨所供给,均可以由并不需要大型机场的无人机完成。同时,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运动药品和急救用品至关重要,无人机可以发挥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在短时间内达到抢救生命线,挽救灾情。


1543804118852006.jpg

26eba0ad75a64f83af6a1013140939fa.jpg


《民企参军网》本部在北京,以“智库+服务+资本+实业”的平台模式面向中资企业开站包括军民融合信息资讯、军民融合发展服务、智慧制造技术及相关科技服务、企业入库培训指导服务、股权投融资金融服务、投资发展业务。



* 留言:
点击选择常见问题: 展开
  • 这个项目很好,请尽快联系我详谈。
  • 请问我这个地方有加盟商了吗?
  • 我想了解代理的流程,请与我联系。
  • 我想加盟,请来电话告诉我具体细节。
* 姓名:
* 手机: